《碟中谍7》票房折戟,好莱坞英雄迟暮

分类:电视剧 /作者:/ /111 阅读

原标题:《碟中谍7》票房折戟,好莱坞英雄迟暮

©️镜象娱乐

文丨 袁诗旭

7月14日,《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在内地上映,相比北美延后两天。作为近十年最受关注的谍战动作电影,《碟中谍7》口碑不俗,豆瓣开分8.2,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9%。

然而,海内外的高口碑反馈却得不到高票房回报,内地上映首周票房仅1.84亿,预测票房持续走低,进口片在中国市场折戟沉沙,颠覆了大众对好莱坞动作大片的票房期待。

据美国娱乐周刊《综艺》报道,《碟中谍7》制作成本高达2.9亿美元,经历了动作实拍、疫情管控、多地外景、上下部合拍等重重困难,为了保证成片效果,电影一再宣布延期,其后背负的票房压力可想而知。

无奈的是,“阿汤哥”汤姆·克鲁斯坚持实拍的电影人精神,恰似动作电影行业的最后一道余晖,它让外界看清了整个好莱坞即将面临的至暗时刻。而以《碟中谍》为代表的好莱坞IP大作,也在受众思维转化的冲击中,不再受电影市场青睐。

英雄迟暮

美式叙事不再卖座

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伊森·亨特是《碟中谍》系列的绝对主角,角色银幕生涯长达27年,其魅力就在于传统好莱坞对经典个人英雄形象不遗余力的打造。

这是一套经过市场检验的成功模板——通过神秘沉着的特工特质、身怀大义的正面塑造以及风流倜傥的男性视角,顺利地将观众带入一场场拯救世界的行动,体验出生入死而后绝地逢生的爽感。

通常来说,大片需要足够多的冲突点来掩盖一些逻辑上的浅白漏误,只要动作精彩,演员好看,场面恢弘,每一部再钻研出新的营销亮点,就可以抓住粉丝的心,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熟知的IP故事买单,《终结者》《加勒比海盗》《速度与激情》系列都是其中典型。

《碟中谍7》也不例外,甚至玩儿得很出彩。碟中谍系列的最大亮点,就是汤姆·克鲁斯每次亲自策划实现的那些超高难度的动作特技,他坚持一种独属于动作明星的电影真实观:以实拍的形式去呈现动作电影令人汗毛直立的视觉奇观场面,颇有默片时代电影喜剧特技大师巴斯特·基顿的遗风。

面对前所未见的危险特技,62岁的汤姆·克鲁斯亲身上阵,完全拒绝CG特效,在如今技术力空前的影视行业中可谓是绝无仅有。

《碟中谍7》中骑着摩托车冲下悬崖并完成定点跳伞的一个镜头组合,策划筹备了数年时间,汤姆·克鲁斯以动作明星的身份成为极限运动领域的专家,无愧于“好莱坞最后一位巨星”的称号。

诚意满满的《碟中谍7》收获了媒体高口碑,却在更直观的票房数据上遭遇了滑铁卢。是汤姆·克鲁斯打不动了吗?还是消费主体一代代更迭,当下的观众们已经忘记伊森·亨特的传奇故事了呢?

诚然,年逾不惑的阿汤哥少了许多凌厉,演起爱情戏来也不如当年;系列前作过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观影门槛(《碟中谍6》是五年前上映的作品);但归根到底,是全球观众都开始对好莱坞所擅长包装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祛魅。

《碟中谍7》将当下热点议题人工智能融入剧作,看似创新,实则保守。对“智体”思维的想象,停留在大数据算法推演未来的设定上。现代社会已经走到了AI改变生活的科技节点,人们正生活在ChatGPT重塑互联网形态的当下,对于《碟中谍7》主线剧情中所谓“一把钥匙改变世界”的做法,只会觉得司空见惯且老套。

电影为了激化明显的矛盾而放弃了更深层的文本探讨,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伊森·亨特拯救世界的英雄行动。

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叙事的电影题材在全球范围内都慢慢失去了市场吸引力,巨星 动作奇观的电影公式不再奏效,好莱坞也无力维持票房常青树,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7》只是泰坦尼克号倾覆时掀翻的一艘小艇。

同台竞技

好莱坞拼不过新主流

在中国电影市场之中,《碟中谍7》激起的水花更小。

上映第六天,日票房下滑到第五位,较早上映的《长安三万里》、《八角笼中》仍保持着较高的票房生命力,位列前二;体量小、排片少的动画电影《茶啊二中》,令人意外地在排片比低于《碟中谍》的情况下,日票房反超,位列第三;而第四则是已经上映二十八天的《消失的她》。

《碟中谍7》的票房预测态势持续走低,与《长安三万里》、《八角笼中》、《消失的她》的票房逆跌形成鲜明对比,后三者都已进入中国内地票房十亿俱乐部,前者却止步四亿,好莱坞的票房神话已经破碎。

这三部电影依靠宣传营销不断打开受众群体,引导社会热点,票房进阶式提高,与其说中国电影人更了解中国观众,不如说情怀没有情绪值钱。以IP为卖点的好莱坞系列电影,吸引力远远比不上能调动社会讨论的主流商业电影。

暑期档第一爆款《消失的她》敲中了当下性别议题的敏感神经,以“专治恋爱脑”为营销口号,引发了观影热潮;《八角笼中》的现实主义基底催泪感人,是属于中国草根式的励志精神;《长安三万里》吟唱了中国人血脉里的诗意,呼唤历史上的风流人物。

题材迥异,然而营销策略相近,情绪作为最大的卖点,不管是愤怒、悲伤还是感动,重要的是能在社交平台刮起讨论度,引起更大范围受众群体的关注。于是,暑期档的三部国产片在不同方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瓜分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版图,让进口片的市场空间变得越发狭窄。

其实,不光是《碟中谍7》,近年的好莱坞大片都难逃票房不振的命运。好莱坞顶级序列中,《阿凡达2》、《速度与激情10》在内地同样遭遇了票房危机,这两部电影主打亲情牌,不为钱,不为利,只为家人,这是一种标准美式家庭观念的输出。

不可否认,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的确还是世界第一梯队,在绚丽的特效之中把美国电影推向世界,也把好莱坞电影票房推向高潮,斩获世界各地的高票房。但依照美国价值观打造的故事内核,越发不符合中国年轻一代的观影期待,好莱坞依旧坚持自己的文化输出,此消彼长,供需错位导致电影市场不再是大片为王的时代。

内地与北美,向来在争夺“全球第一票仓”的实际地位,自然是好莱坞大制作电影最重要的两个发行地区。好莱坞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占比越来越小,观众的购票选择是在用脚投票,说明了观影心理的转变,中国人的观影口味从奇观渴望转向了叙事认同——不仅要视觉上的冲击,更要情绪上的快感。

中国电影开始主导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新主流电影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主旋律价值观与商业化情节的结合,它无疑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观影期待,票房密码此刻正掌握在国产片手里,这是好莱坞无法改变的局面。

面对危机

好莱坞将何去何从

以好莱坞的现状来看,想要插手改变中国电影市场格局,简直是异想天开,好莱坞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自顾不暇。

7月13日,美国演员工会SAG宣布与制片公司的谈判破裂,从即日起进行罢工。此前,美国编剧工会WGA已在5月2日开始罢工,至少已有百部美剧和十余部电影被迫停拍。

正在拍摄的《碟中谍8》亦在其中,该片原定明年6月28日上映,如今因编剧罢工而停拍,由于制作本高达2.9亿美元,《碟中谍8》将会面对最大的票房压力,即使有动作巨星汤姆·克鲁斯压阵,前景亦不容乐观。

本次大罢工,除了演员、编剧向制片方争取薪资水平外,人工智能可能取代演员和编剧的威胁成为主要原因。制片方试图让SAG签订协议,让渡演员的肖像权,使用全新的AI技术扫描所有演员的脸部,生成的建模数字版权归影视公司所有,利用该版权获得的一切收入也与演员无关。

因此,这不仅是好莱坞63年来首次全行业罢工,也被认为是人类抵抗人工智能威胁的首次集体行动。

《碟中谍7》中的智体危机与此刻太平洋对岸的好莱坞现实产生了对应。如果说故事之中的智体是发展出了思想意识,企图用暴力手段一举掌控世界,那么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就是被金字塔顶层的人所操控,贪欲驱使资本家利用人工智能进一步压榨影视从业者的劳动价值。

所谓英雄,是出于个人正义观念而展开行动的伊森·亨特;但所谓现实人生,是为自身权益而发出抗议和声援的那些编剧和演员们。

好莱坞的危机标志了一种类型化的流水线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被淘汰,这种危机之中却又蕴含着新的可能。作为27年老IP的《碟中谍》,在此时上映,恰如夹缝中生存,它的命运耐人寻味。

《碟中谍7》虽然票房溃败,但它确实仍然代表着一种传统电影的精神,是传统电影人的敬业和热爱。以身试险的汤姆·克鲁斯,恐怕会是践行这种制作模式的最后一人——毕竟,这种方式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可以想见,如果肖像权不再归演员所有,那巨星的身价也会与群演无异,谁又会去做吃力不讨好的动作特技实拍呢?

《碟中谍7》实拍现场

美国资本家面对罢工的经验,以及自身雄厚的财力,令其有恃无恐。好莱坞资本的逐利性让整个行业深陷在劳资矛盾之中,此次大罢工来得如此迅速决绝,对人类掌握的技术来说是一次警醒。

罢工的根因深重复杂,可谓是一次前所未见的挑战,此次危机将会把好莱坞的未来带往何处,尚未可知。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不破不立的改革转机?我们拭目以待。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 已入驻平台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

Copyright © 2024 小小影院-电视剧在线观看,2024最新热门电影,高清短剧大全(www.mgymg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顶部